3)第265章 风起_红楼从辽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五个月未供应金江镇。

  金江镇的兵额是五万人。

  三十四万两军饷,十二万五千石粮饷,大周是能挤出来的,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为了保住锦州,朝廷答应供应金州。

  但是金州必须派兵军支援锦州。

  唐清安答应了。

  只要朝廷补足欠缺的军饷粮饷,他可以用金州的积蓄,派一万兵去锦州,同时派五千兵去牵制蛮族。

  如果想要金江镇全军出动,则需要供应全军,以及民夫,驮马等粮料。

  至少三个月的物资,合计七十余万石。

  以及战马两千匹,驮马骡驴数千匹,其余各项物资等等。

  关乎国家大事,负责两地奔波的人,却是户部五品官员张云承。

  张云承虽然是京官,却不像京官。

  他是韩昊的同科,数年前奔赴陕西核粮,归京后,因为韩昊的牵桥搭线,和陈德言关系不错。

  因为在陕西核粮,和京城通过文书了解陕西形势的京官不同,他对陕西有他的认知。

  陕西民变极其危险的地步,而陕西边军更是逃散大半,不少混入流民之中。

  但凡陕西大变,陕西各地无兵可用。

  他上疏劝诫过朝廷,可惜朝廷并没有重视,不是朝廷不想管,而是无力去管。

  唐清安看过他的奏疏,也知道他和三弟关系不错,为金州也说过话,因此对此人表现的很尊敬。

  哪怕对方只是五品官。

  张云承第一次见唐清安,虽然知道对方很年轻,可是见了面后,心里仍然感叹不已。

  自己就是个传话的,朝廷大佬不好出面,不然谈崩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反而自己人微言轻好办事。

  被扫了面子也没好人在乎。

  所以表现的很随意,清楚自己的地位,没有因为成为朝廷特使而趾高气扬。

  唐清安没有在衙门见他,选择了府中,以示看重两人之间的私情。

  下人们奉上茶水等物。

  两人寒暄一番,仿佛多年的老爷,虽初见却热情。

  “如果朝廷答应平辽侯的要求,平辽侯是否愿意率全军至锦州?”

  虽然知道对方不会同意,张云承还是老生常谈。

  这是朝廷最希望对方答应的事。

  只要平辽侯在此事上松口,那么朝廷至少这段时间内,会对其大为改观。

  唐清安笑了笑。

  张云承见其神色,没有继续追问。

  他登科名次不高,因此比不上韩昊,更不用说陆仲恒,因此才被分配到户部做个辛苦官。

  这些年习惯了捧人,在金州受到平辽侯捧,他反倒是有些不适应。

  因此他不想在不可能之事上浪费口舌,引得对方小瞧。

  “一万兵太少,五千兵更少。平辽侯是否想要以前番调来的国内军去锦州?”

  唐清安知道自己的想法瞒不了人。

  朝廷大佬都精明的很。

  听到张云承的明问,他点了点头没有遮掩。

  “支援锦州朝廷想要三万兵,其中两万金江兵,牵制蛮族同样三万兵。”

  张云承没有提粮草之事,可见朝廷认可了自己第一个计划,还想让金州出积蓄。

  唐清安摇了摇头。

  想的太美了。

  “三万兵去锦州,锦州供应他们的粮草,一万兵去牵制蛮族,金州自行供应。”

  张云承准备继续谈判。

  唐清安真诚的看向张云承。

  “五年平辽是我志向,从来不变,我之所以只万兵去牵制蛮族,是我只有供应一万兵的积蓄。”

  张云承闻言,则不再多言。

  朝廷有物资供应金江镇。

  可是平辽侯不愿率大军去锦州,那么朝廷也不愿平辽侯靠着朝廷的物资,和前番一样又扩大实力。

  不然一患未平,新患又起。

  山东布政司的苏观。

  他的奏疏还是起了作用。

  即不彻底逼迫金江镇,导致对方和蛮族媾和,也不再让其继续扩大实力。

  请收藏:https://m.ob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